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

登录
详情页

资讯中心

【专稿+】《上海法治报》专题报道“拍辅通”稳健运行六周年


    《上海法治报》专题报道“拍辅通”稳健运行六周年

     

       近日,《上海法治报》以《国内首个!“拍辅通”系统运行六年——打通执行拍卖精细化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为题,对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指导、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研发的司法拍卖辅助工作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拍辅通”进行了深度报道,系统展现其运行六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与创新价值。

       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于司法拍卖辅助工作的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拍辅通”系统自研发上线以来,始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悉心指导下,由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持续优化推进。六年间,该系统已稳健运行,并荣获“全国智慧法院建设十大创新产品”称号,标志着上海在运用“制度+技术”赋能司法拍卖、提升诉讼服务精细化水平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拍辅通”系统核心优势在于其通过逾200项标准化流程设计,实现了司法拍卖辅助工作从拍前准备、拍中操作到拍后事宜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与服务闭环。这一创新模式不仅重塑了传统司法拍卖辅助工作的形态,更在实践中展现出三大核心价值:

       一是显著提升司法执行效率:系统通过数字化、标准化流程,大幅优化了拍卖各环节的衔接与处理速度。数据显示,使用“拍辅通”后,拍卖前期调查耗时平均提速37%,案件平均结案周期提速38%,多项关键执行指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有效助力法院破解“执行难”问题。

       二是实现案件精细化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实时、精准地追踪记录每一个案件的处理进度,并对成交额、溢价率等核心数据进行多维度统计与分析,为法院管理层掌握全局动态、优化资源配置、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三是成功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拍辅通”注重社会服务功能的延伸,通过关联公众号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权威、准确的司法拍卖信息,并提供便捷的进程查询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当事人超过18000名,相关访问量突破166万次,极大地提升了司法拍卖的透明度与公信力,便利了涉案当事人。

       六年来,“拍辅通”的足迹已从上海走向全国,服务范围覆盖新疆、北京等多地法院,累计辅助处理案件超过32000件,生成详尽的工作轨迹75万余条,形成规范电子档案32万余件,其可靠性、实用性与先进性得到了广泛验证。

       “拍辅通”系统的成功研发与持续运营,不仅是提升司法拍卖辅助工作质效的有力工具,更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诉讼服务迈向精细化的重要举措。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将继续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和升级“拍辅通”系统,为构建更加公正、高效、便民的司法服务体系贡献专业力量。

     


上一篇:【专稿25-39】上海拍卖人以创新发展成果向国庆节献礼

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

协会微信

公拍网APP